启航学校 > 考研自习室 >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时间:2024-05-19 栏目:复习备考

第八节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学者以其有效而含糊不清的社会政治主张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赢得了在诸子中的地位。法家的甲鱼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趋势相合拍其长处在于社会政治实践而在教育方面远不及儒墨甚至道家有些主张显得有些偏颇但是他们通过实践确定了教育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其思想与实践的得失值得思考。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韩非。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法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绝对的性恶论”,这与荀子的性恶论是有区别的。荀子的性恶论不是绝对的是有一定条件的性恶论”,荀子并没有抛弃孟子的性善论的基本观点。而韩非的人性观是绝对的性恶论”,从思想的渊源来看韩非的思想更多地继承了管子商鞅等人的人性观。法家的人性利己说具体表现为三点第一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第二人性有趋利避害的特点第三人都想用自己的力量尽力满足自己的欲望。商鞅认同这种看法并非常实际地将人性的这种弱点与耕战结合在一起。到韩非他不仅认为人不免于欲利之心”,还认为人心总是利己而害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算计之心。基于这样的人性观念法家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的政治法治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韩非认为在教育中要把握一个症结不能指望人们的自觉为善只能设法令人不得为非这个尺度也就定下了教育的方向。法家只看到了刑法的统治作用讲教育和感化甚至认为无需尊重人的人格人的尊严。按理说正常的教育应该是法治与人治的结合法家只讲法治而弃人治实际上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由此以偏概全得出教育有用的结论是错误的。

◆易出题型选择题简答题

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韩非认为法治是立国之根本所谓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他因此明确提出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产生了法学派但是法家的成熟却结束了百家争鸣在法家看来战国时的养士之风以及学术自由是个极大的错误正是这些自蒙学派的存在使社会的思想混乱影响了社会的安定。早在商鞅时期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贱游学之禁游宦之民而代以壹教。到了韩非时期发展到了极限设法令废除私学必须不妥协地推行法令对于容易导致的私学和学派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国家要统一必须要求思想的统一为了达到大一统的目的法家采取的一大措施是将法家思想定于一尊开辟了封建社会思想统治的先河。商鞅对儒家提出诗书礼乐为教育内容进行了猛烈的拌击坚决反对将儒家弘扬的诗书作为教育内容要求更礼以教”、“诗书而明法令”,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韩非发展了这种思想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以法为教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它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终济思想文教等法令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同时也点明了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易出题型选择题

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法家认为私学的在造成思想上的纷乱和统一结果一定是配上反世。商鞅早就意识到这问题主张必剥夺私学学说和学派的存在权而代之以。韩非对此问题的认识更简洁明了他认为多家学派的存在意味扰乱法治立法令就是为废除私学必须亳不妥协地推行法令对易于导致二心的私学和学派就应禁其行”“、“破其群”、“散其党”,尤其是那种惑乱人心坏法治阻碍国家富强的儒学说。

法家主张选择知法的官史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传者主张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置吏师严格选择那些通晓法令者担任由他们负责对人民进行法治教。韩非明确地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史为师

从政治实践的结果来看法家是先秦诸派中最成功的学派因为他们最终驾驭了战国时代发展的方向其思想特点是实用主义和独断主义。思想的独断首先表现为禁杂反之学学术思想遵从壹教主张其次表现为把教育理解为法制教育和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的严厉无情同时法家直接和坦诚地解剖了人性与人情揭露了人性与情真实的一面。法家思想的功利主义表现在以功利为目的而提倡耕战轻贱文化。为了适统的需要侧重耕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因此而否定了学问和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降低了社会的文化水平。法家背弃文化的主张是它致命的缺陷法家的灭亡与之有关。

注意这一节应点掌握法家的人性利己说并将其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进行比较根据不同流派对教育作用不同的看法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易出题型选择题


以上是关于“中国教育史考点精讲: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的相关资讯,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

预约试听

提交后咨询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