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学校 > 考研自习室 > 赵星灿-翻硕-点翰林的“翰林”是什么

赵星灿-翻硕-点翰林的“翰林”是什么

时间:2024-05-04 栏目:考研互动

辜鸿铭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过:“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做了前清的官员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可见他对蔡元培颇为尊重。这里的翰林指的是什么呢?

在帝制时代,哪里升官机会多、速度快呢?答案是“三近”:近皇帝、近皇权、近皇宫,愈近皇帝、皇权、皇宫就升迁得愈快。

哪里离皇帝、皇权、皇宫最近呢?明清时期,答案是内阁、南书房(康熙时设)、上书房、詹事府和军机处(雍正时设)等。怎样才能被皇帝选中,进入这些地方?答案是:进入翰林院,俗称“点翰林”。

金榜题名,标志着漫漫科考路走到尽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考取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出将入相,显贵于世。相反,考中进士,只能获得担任县令、六部主事等七品、六品小官的资格。从七品到一品,整整十四个台阶,进士刚迈上第一个台阶。无论在地方衙署或在中央部门,升迁的机会都并不多,速度也很慢。绝多数人默默无闻,在低品秩位置上结束官场生涯。“点翰林”则可以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怎样才能进翰林院?正途是通过两次考试:朝考和散馆。

朝考,是翰林院庶常馆(类似研究生班)庶吉士的入门考试,就是已经录取的进士,除一甲三名免试外,其余再举行一次考试,叫作“朝考”,选拔庶吉士,到翰林院学习。于是,《明史?选举志》说:“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学业三年以后,举行毕业考试,称为“散馆”。据统计,朝考录取人数,最少一次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10人;最多一次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99人,清代26846名进士中,共考选庶吉士5742人(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平均每届约46.7人,入选率不到四分之一。

散馆,是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的毕业考试。庶吉士经过三年清贫学习生活,要举行毕业考试。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一等者,留馆,授予翰林官;二等者,或留馆,或工作;三等者,或再读三年,或退回进士候缺分配工作。只有上等和中等者,才算是翰林。在明清时代,作为四民之首的士,其最高层次则是翰林。这样一来,朝考—庶吉士—散馆—翰林官,构成了一条通向皇帝身边的快速通道,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通道。当然,就算成为翰林官,也还要努力争取,任侍讲、侍读、经筵讲官等,这样被皇帝注意的可能性才最大。

点翰林在仕途上如此重要,朝考和散馆当然备受瞩目。偏偏有的皇帝和权臣,拿点翰林不当回事。《明史?选举志》记载:万历二年(1574年),当时权倾朝野的张居正遇到了件不高兴的事——他的儿子会试没有通过。孩子不争气,干他人何事?然而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偏要拿一班新科进士出气,“遂不选庶吉士”,断了这些人点翰林的通路。有不让入学的,就有不让毕业的。万历后期,言官王元翰曾上书皇帝,痛陈让他想要大哭一场的八件事,其中就有“庶常(庶吉士)散馆亦越常期”——到期不举行毕业考试,平白积压人才,这可如何是好啊!奏章上去,皇帝怎么说?《明史?王元翰传》记了四个字:“帝皆不省。”任你如何写,他不当回事——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点翰林,科举用语。殿试朝考后,新进士之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者。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朝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以上是关于“赵星灿-翻硕-点翰林的“翰林”是什么”的相关资讯,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

预约试听

提交后咨询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