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学校 > 考研自习室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一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一章)

时间:2024-05-04 栏目:复习备考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市场失灵:现实的系本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有效配置(帕累托最优)。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垄断、外部效应、公共产品、不完全信息。

2.免费乘车者:人们不想支付就想消费。这种情况发生在非排他性商品上,即该商品MC=0

3.寻租活动:非生产性寻利活动,为获得垄断地位而获得垄断利润的活动。

4.反托拉斯法:政府制定的反垄断法律。

5.外部影响:单位经济行为人的活动对社会上其他人(非当事人)的福利产生影响,而无法通过价格补偿。

6.外部经济:个人从其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利益。这会导致这样的私人活动往往低于社会要求水平,存在搭便车现象,导致该活动过少的资源配置。

7.外部不经济:个人从其活动中付出的私人成本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成本。这会导致这样的私人活动往往高于社会要求水平,和该活动过多的资源配置

8.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开始时把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结果最终都是有效的。即即使存在外部性也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9.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10.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物品。

11.纯公共物品:不支付便可消费的物品。即具有非排他性,又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其中,23属于准公共物品。

12.集体选择:所有参加者依据一定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13.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与政府行为相关的集体选择问题的理论。

14.决策成本:按规则通过某项方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15.外在成本:按规则通过的某项方案与某些参与者意见不一致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16.工资效率:效率/工资。

17.逆向选择:当信息不完全时发生的情况。


以上是关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一章)”的相关资讯,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

预约试听

提交后咨询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