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学校 > 考研自习室 > 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没有改变命运?

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没有改变命运?

时间:2024-05-02 栏目:考研互动

有位名校硕士朋友,费好大劲在北京考了个国家公务员,可工资除去房租,吃饭已成问题,为了将来的仕途能够坦荡些,又读了个在职博士,加上他老婆现在年纪不小了,正在筹划生孩子,压力山大。我们有个共同的群,里面硕士博士一堆,见他都哭自己工资低,大伙儿也就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来。朋友见大家都有同感,于是吆喝着,穷死了穷死了,这样下去,要下班摆地摊才够生活了,又说自己想辞职,早知道在首都过得这样拮据,还不如回老家东南沿海做点生意。


最后归结一句话:唉,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么觉得自己越读越穷了呢?

这年头,一说到工资,总免不了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哀怨之气。人人都嫌自己挣得少,不够花,学历偏高的人群尤甚,总觉得拿到手的工资对不起自己将近20年的寒窗苦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挺看得开。一个人若是一直读书,没钱就对了。


学历和能力也许能助我们谋得一份收入还不错的职位,但毕竟大部分的行业,都不可能让我们“发财”。且凡事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书念得多了,结识的人际圈子层次提升,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觉得自己的钱不够花。


曾经有人问我,三年的研究生和三年的工作经验,谁更重要。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显而易见,研究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念,而三年的工作经验,却是每个参加工作的人早晚会有的。


但是,当你读了三年研究生出来,以前本科毕业就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很可能已经升职加薪,单从“挣钱”这个角度来说,你的起点不一定比他高多少。但你此时的工资,一定比同期与你进入公司的本科生要多那么一点。


这,也算是社会对更高文凭的一种认可和尊重吧。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种阶梯,是精神和技术层面上的晋升,和钱可没啥太大的关系。



“既然如此,为何都说知识改变命运?”


人为什么要读书?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读书”,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相对快速地掌握一些仅靠日常经验不可能掌握的必要生活常识,以及一些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一个会读书的人,能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前人的助力,在精神层次上走得更远。


如果你要做学问搞学术研究,那么这辈子你大概都和书离不开了。


如果你去经营一笔生意,读不读书真说不好能有多大影响。许多农民企业家,小学都没毕业一样每天给成千上万比他学历高得多的人发工资。因为,那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才能出真知的学问,再多纸上谈兵也不能生出金子。


第二,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国家义务教育和高考,实际上的功能,是一种社会的阶梯。


通过高考和高等教育,一个家族的人们得以在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比如,农民的孩子再也不会只能是世代为农,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变成国家公务人员,或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比如教师、医生、金融师。


所以,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却不能直接带来金钱,如果你想挣钱,那么你做的并不应该是不断念书,而是早日在掌握了一门技术之后,投入挣钱的第一线。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也觉得做生意不好,没有社会地位,拼了命地想考公务员、当教师什么的,其实这都是一种偏见。


一个人高尚不高尚,和他的职业没什么关系,关键看你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想做学问才应该不停读书,若真想挣钱去经商或创业才是王道,要知道,给人打工永远不可能发大财。真要能经营出一个上市公司来,也是要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出常人的智慧。


那一切,跟混得了几张文凭,可没有多大的关系。


反而是很多已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本身学历并不高,可是企业做大做强之后,也想有个文凭撑门面,才想起来去名校混个好看的文凭回来,挂在企业的白墙上。


也许是因为咱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总听着大人们讲“读书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告诉我们,读书也是件奢侈的事吧。


以上是关于“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没有改变命运?”的相关资讯,想要更详细了解更多考研培训机构的相关情况,可以咨询咱们在线客服老师!

预约试听

提交后咨询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